千年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除了EDA,西方现在能卡我们脖子科技还有 [复制链接]

1#

该来的总是要来,美国已下决心向中国停止供应EDA软件,停售这种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受打击的将是我国所有芯片行业,这可是咱们的科技软肋。

老美这货是真坏,我国核心工业软件落后20年左右,80%工业软件由外企垄断。被垄断的核心软件不仅包括EDA,还有CAE(计算机辅助工程),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如果全部停售,我国制造业将失去大半设计能力。

芯片如今已融入到了一个国家的国防科工金融医疗等方方面面,现代工业离不开智能设备支持,智能设备核心就是半导体芯片,我国芯片高度依赖进口(80%),截止年,每年进口量达3,亿美元,是石油的一倍。

因此,高端芯片一旦被封锁相当于灾难。高端芯片制作中5项关键技术,如今被西方牢牢控制,暂时还无法突破,包括:光刻机、光刻胶、射频芯片、超精密抛光、核心软件。

你肯定说,那不是一项没掌握?也不是这样说,我国也能自主制造芯片,掌握有制造中低端光刻机技术,如上海自主研发的SMEE就属于中端光刻机,是高端与顶级光刻机技术被荷兰ASML与日本公司垄断了,也就是5毫米和5毫米以下芯片制作技术。

一直被卡脖子的5项关键技术则为光刻机,高端芯片,操作系统、触觉传感器、真空镀蒸机。

除了这些,根据我国科技总结,如今可能被卡脖子的技术还包括:航发,重型轮气燃机、微球、高端电容电阻、激光雷达、医学影像、高端数控机床、数控刀具、高精端机械手、射电显微镜、高端医疗器械……共35种。

我国是个发展均衡工业体系完善的国家,几乎能制造世界上所有东西,但造和造是两码事。

譬如迈瑞、微创、京精医疗、泰尔茂等我国十大医疗器械公司,也能制造CT、核磁、呼吸机等大型医疗器械,产品也能用。医院依然要花数千万元进口高端国外CT,很明显,人家的医疗器械质量和稳定性更高,否则自己有,谁花几千万买别人的?再譬如丹麦奥迪康公司的高端助听器,这么个小玩意一部5万元,咱们得卖多少?几百块。

我们有些东西功能精度寿命与世界顶尖品牌真不能比,必须要面对。

西方用技术卡我们脖子并不奇怪,人家数百年科技底蕴,咱们从改革开放算起不过短短四五十年,某些技术一时半会很难超越,科学没有捷径,更无法弯道超车,即便山寨都山寨不了。

如众所周知的东航飞机失事黑匣子送到美国读取数据一样,是我国没有读取黑匣子数据权限吗?当然不是。是修复读取数据技术方面,美国国家运输委员会的专家经验丰富。飞机坠毁时,黑匣子在极大冲力和高温高压下必然遭受损失,修复数据方面美专家可靠性更高,世界大多数国家民航客机是人家交付的,对自己东西肯定比我们清楚。

一个国家和一个人一样,在有些方面很无奈,就像人活在世上,必定要为无能为力付出成本一样。如咱们能造飞机航母,却对高强度螺栓无能为力,我们是制造业大国,但流水线上产出的多是中低端螺栓,国际价格美元/一吨,从英国进口的高端螺栓美元/吨,价格相差10倍。

无法批量生产主要因4项关键技术中的两项被垄断:钢材质量、冷镦机、搓纹技术和电镀处理中第二、三项高端市场被美国,德国,日本,荷兰垄断,由于缺乏高精端设备,只能小批量生产,满足航母战机需要。

世界是一个大工厂,全球化的意义是优势互补,合作竞争,在共同提高产品质量中互利互惠,如美国也不生产光刻机,台积电不会研发EDA系统一样,是通过优势互补来弥补短板。

如今老美从我国最薄弱的芯片下手,明显要把我们踢出世界产业链,不让咱们分享全球合作红利,中国科学家们只有埋头苦干,才能撕开技术壁垒。

但痛定思痛,还是咱们基础科学薄弱,在科研方向上最初没有听从杨振宁建议,把重点放在半导体行业,那时半导体属于新兴科技,机会非常好。咱们把重点放在了高能粒子对撞机上,希望搞点颠覆性科技,这种虚无缥缈的研发短时间很难出成果,半导体芯片这些则是一国发展基础,那时把重点放在这方面,不至于成为短板的。

结果如今付出超高额研发经费,还是被捏住了7寸。

笔者不是说这些年中国高科发展慢,中国发展世界共睹,很多东西实现了从无到有,特别是在高铁、盾构机、蚀刻机、云计算、空间站都方面具有世界顶尖水准。而是说从现在起,科研方向应该在基础科学上,夯实基础,免得以后再被卡脖子。

我国有个成语叫作“亡羊补牢”,还有一个成语叫作厚积薄发,加油,中国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