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常会定调医疗器械实行最严格监管,龙头 [复制链接]

1#

12月22日,医疗器械概念表现活跃,截至收盘,N南山涨.12%,硕世生物涨逾11%,达安基因、南卫股份、欣龙控股等4股涨停,其余多股纷纷拉升。

12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

会议指出,医疗器械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实行最严格的监管。会议通过《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强化企业、研制机构对医疗器械安全性有效性的责任,明确审批、备案程序,充实监管手段,增设产品唯一标识追溯、延伸检查等监管措施,加大违法行为惩处力度,对涉及质量安全的严重违法行为大幅提高罚款数额,对严重违法单位及责任人采取吊销许可证、实行行业和市场禁入等严厉处罚,涉及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近年来,医疗器械行业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人口老龄化导致全球急慢性疾病的流行率显著提高,也驱动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快速发展。

证券日报报道,众成医械联合中信证券近期发布了《国内上市医药企业投资医疗器械产业研究报告(年)》从投资双方企业状况、药企投资偏好、医械细分赛道分析、发展趋势预测等多个维度对药、械转化进行量化分析,展现药企布局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态势。

报告显示,截至年10月底,全国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家,较年底增长34.42%,经营企业数量规模已达家。此外,全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量突破17万件,较年底(件)增长21.59%。

此外,报告显示,大型上市医药企业布局器械产业已成为显著趋势。随着营收的提升,未布局医疗器械的上市药企数量依次减少,营收超过亿元且未布局医疗器械的仅6家,而营收10亿元成为布局医疗器械领域的分水岭。营收低于10亿元的上市药企,布局医疗器械产业率仅41.3%,营收高于10亿元的药企,布局医疗器械产业率超过73.1%。

二级市场上,上市公司全年业绩情况陆续披露。从行业角度看,医药制造业等相关上市公司业绩表现较为突出,其中全年业绩预增或略增的医药生物公司超一半以上为医疗器械类企业。

兴业证券研报表示,在差异化竞争中具有明显优势的国产龙头企业有望在行业洗牌中受益。展望未来,新一代自主创新或进口替代的医疗器械企业从更长期来看将会面临估值体系再造和成长提速的机会。

东北证券指出,考虑到中国未来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持续增长的医疗卫生费用,国内医疗器械行业仍将快速增长。

从细分板块看,招商证券认为,耗材在量的增长上依旧是最好的板块。耗材需求源于手术量,我国外科手术量增速趋于稳定,非外科手术处于加速爆发期。

海通证券认为,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板块可重新纳入投资视野,短期受益于后疫情时代的常规化检测,长期受益于医疗服务支出的提升,医疗器械板块值得投资者用更长的周期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