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泡酒是一种制药技术,药酒去除邪气辅助正气,能滋补、壮阳、活血、祛痛。正气不足的人可用药酒滋补身体。泡酒虽然简单易行,却并不是我们想像那么简单。在民间普遍存在着对泡药酒的认识误区,不但影响药酒的功效,甚至会引起中*事故。泡酒都有哪些认识误区?小鑫来澄清。
误区一:什么白酒都能泡药酒
正解:50度以上白酒效果佳
泡药的白酒也要慎选,最好采用50度以上的白酒,这样比较容易浸出药材的有效成分。药材与酒的比例通常为1:10至1:20,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比如,质地较松软的药材如枸杞子,其吸水性强,可多加酒;质地坚实的药材如人参,其吸水性差,可少加些酒。
因酒精挥发外加药材中水分溶出,药酒的酒精浓度会降低,50度的白酒待泡至可以饮用时,大致只有38度了,口感会温和很多。*酒本身就有药用价值,也是可以用来泡酒的。
误区二:泡得时间越长越好
正解:一个月即可
在很多人的认识里,白酒当然是陈年的香,但药酒不然。反而会因为泡得时间太久而产生副作用。一般来说,室温在20℃左右、较为干燥的条件下,药材浸泡一般应为15天至30天,其间可每天搅拌1次,到期泡成后,过滤取酒液饮用即可。药酒泡了一个月以上,如果药材没有取出,不仅不能增加药物溶解度,还会造成药物有效成分被水解。但是人参、*芪、当归等受影响不大,可多泡几天。
误区三:药材越多功效越好
正解:植物性药材泡酒较为安全
以前有种老说法,大*即大补,很多人拿*蛇、*蝎子等泡酒。还有人觉得药材越多自然滋补效果越好,于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看到好的药材统统丢进去。
专家认为,泡药酒并非药材越多越好,不是所有的药材都适合泡药酒,外用药酒可使用蛇、虫、鼠、蚁等动物性药材,但内服药酒还是选用常见植物性药材最好。
泡酒药材最好选中药炮制品。如果要选用多种药材,一定要根据中医开具的药方配置,不要随意用多种药物泡酒。
误区四:泡酒的药材可以反复多次使用
正解:用过一次后应该丢弃或经过处理后使用
药物经过两次浸泡后,药材中绝大部分的药用成分已经析出,再浸泡就没有什么药效了,应该舍弃。如果继续浸泡,不仅达不到应有的药物剂量,反而影响效果。即使有些药材很名贵实在舍不得丢弃,那也应该用普通的煎煮方法处理泡过的药材,以获取一定剩余药用成分,再加以浓缩。
最后,小鑫又要操心一句:自己泡制药酒最好提前咨询过中医,根据自身的体质确定药材的配伍和剂量,以防盲目服用反而影响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