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未遇的新冠病*肆虐人类社会已经一年之久,疫情的起伏,病*的频繁变异,目前的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很多的移友也都在询问和讨论:
肾移植术后能不能够打疫苗?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甚至是放过支架等的病友能不能打疫苗呢?
年2月,世界移植医学委员会发表声明,强烈建议全世界移植受者接种新冠疫苗。他们指出,移植受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有感染的风险。因此强烈建议无医学禁忌的器官移植受者接种新冠疫苗。
但是介于研究数据的有限性,目前不少移友们也都持观望的态度。
这次,新耕植就移植患者打新冠疫苗的相关问题请教了第二医院器官移植中心的特聘教授朱有华教授。
朱有华
第二医院
特聘教授
器官移植受者能不能接种新冠疫苗?
答案是肯定的,是可以接种新冠疫苗。目前我国生产的新冠疫苗有科兴生物、国药集团以及天津康希诺。其中科兴生物、国药集团的疫苗属于灭活疫苗,而天津康希诺属于腺病*载体疫苗,都不是减*的疫苗。因此,这三种疫苗,移友都是可以接种的。
但是移友们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接种疫苗后可能免疫反应性不足,产生的抗体水平可能不如正常人那么高。
第二针应该什么时候打效果最好?
如果是灭活病*的话,一般都需要打两针。在第一针疫苗接种完之后,第二针的最佳时间是间隔三周或四周。两针在八周之内完成效果最好,才能促使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水平。
不同类型的新冠疫苗有什么区别?
目前新冠疫苗可以分为三种:灭活疫苗、腺病*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
首先,灭活疫苗是经过系列的纯化技术制备的疫苗,主要特点是疫苗的成分和天然的病*结构是比较相似的。通常免疫反应比较强,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比较稳定,通常采用打两针。
腺病*载体疫苗是导入了新冠病*的抗原基因,通过生物反应器制成的载体疫苗。制备工艺相对来讲比较简单,成本比较低。腺病*载体疫苗只要打一针就好了,对于一些特殊的应急人群非常方便。
重组蛋白疫苗是将最有效的抗原成分在体外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在体外细胞中来表达,是没有活病*的过程。所以生产过程是安全的,容易大规模的生产,不良反应也比较低。
虽然以上三种疫苗的制备方式和技术原理是完全不同的,但在接种的方式、接种的年龄范围、安全范围都是相同的。
那么三种疫苗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事实上,普通大众对疫苗的选择并不多。腺病*载体疫苗仅在部队和国内少部分地方大规模的应用,市面上大部分使用的还是灭活疫苗。
新冠疫苗打1针还是2针的好?
两种新冠疫苗各有特点,并没有好坏之分。无论采用何种技术路线,最重要的是采用合适的技术研制出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疫苗。目前我们国家上市的新冠病*疫苗都已经通过国家药监部门的审核批准,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是有一定的数据支撑的。因此,移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接种。
新冠疫苗的接种禁忌症有哪些?
如果移友有以下三种情况,那么我们不建议你接种新冠疫苗:
1)对疫苗有过敏史。在过去打疫苗的时候有过过敏,曾发生过呼吸困难、急性过敏反应等比较严重的移友。
2)处于发烧急性期、在某些疾病治疗期(如在门诊、住院治疗等)的移友。建议等急性症状结束后,病情稳定了再接种。
3)处于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比如心血管疾病还有三高,肺部有感染,最近的情况极不稳定发生了心绞痛、心梗、心衰、肺部感染等再次住院。类似这种情况的移友建议暂时不要接种新冠疫苗。
新冠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有哪些?
接种新冠疫苗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反应。接种的部位可能会有点红肿疼痛等,极少数人可能会因为个体差异而出现发烧、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通常也都在2-3天会自行缓解。
如果症状较重,医院就诊处理。
总结
灭活疫苗已经使用了上百年,是一个传统的生产方式,远期的安全性也是非常好的,大家无需过度的担忧。新冠疫苗研发到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证明疫苗至少半年内有效。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会随时更新。
但如果有人说新冠疫苗只保护半年,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目前真正战胜病*最有效或者唯一的办法就是接种新冠疫苗,打疫苗对我们也有群体的保护作用。
朱有华
第二医院
特聘教授
互动小礼品
在评论区留言,点赞数最高的二位将免费获得价值元的朱有华教授最新出版书籍《肾脏移植手册(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