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是目前预防和控制传染病
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但说起打疫苗
不少小伙伴担心↓
别着急
我们先来了解下AEFI↓
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称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按其发生原因分成五种类型:不良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偶合症和心因性反应。AEFI到底由哪个原因造成的,需要专业的判断。
那么
最常见的一些不良反应到底有哪些?
我们接种的时候都要注意些什么?
认为A是对的小伙伴,恭喜你,看来你对疫苗有一定的科学认识~选B的小伙伴代表了很多人,往往说起“疫苗不良反应”,不少人想到的会是一些严重疾病等负面的词句。实际上,A和B都属于疫苗不良反应,而且A其实更为常见。
无论你的判断对与否
看完本期内容
相信你一定对疫苗的不良反应
有了新的认识
∨疫苗不良反应分为两种
疫苗不良反应一般分为两种: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
先来认识一下一般反应
一般反应指打了疫苗之后出现一些身体不适,比如:接种部位红肿、手臂酸痛、疲倦、食欲不振等症状。
这些症状一般轻微,在数天内就会消失,不需要进行额外处理。而且这些反应是一过性的,不会引起后遗症,也不会引起组织器官损害或功能障碍。根据科学监测和分析,疫苗不良反应中绝大部分都是一般反应。
怎样才算异常反应?
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为什么会产生不良反应?
首先我们知道,疫苗本身是一种用于人体免疫接种的预防性的生物制品。一支小小的疫苗里,通常会有:*株、附加物(如:防腐剂、稳定剂、佐剂等)成分,其生产工艺、成分、纯度也会因疫苗的不同种类而有少许差别。
比如一些疫苗是基于鸡胚制作的,其成分有一些鸡胚成分在里面,那么如果一个对鸡蛋过敏的人接种了这些疫苗,就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MARK接种笔记
在接种疫苗前,一定要如实跟接种医生说明自身的健康状况,要听从医生的指导接种。
一般反应的报告发生率高于异常反应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每年都会公布全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情况数据,年数据显示:一般反应的报告发生率为5.50/0万剂次,异常反应的报告发生率为4.99/0万剂次。因此,一般反应才是疫苗不良反应“大家族”里的“多数派”。了解到这,你还会谈“不良”色变吗?
有人可能会说
万一异常反应就发生在我身上呢?
我不打疫苗不就没这种风险了么?
其实↓
疫苗所带来的健康益处远远大于风险
疫苗所带来的健康益处远远大于风险,没有疫苗,会发生更多的疾病和死亡。得益于疫苗,人类做到了:消灭天花、消灭脊灰取得巨大进展、降低乙肝、减少许多疾病发生重症的几率……疫苗为人类健康架起了一道道抵御疾病的“防线”,避免了许多人在多种疾病中“裸奔”。
此外,任何获得许可的疫苗在准予使用之前都会经过多个试验阶段的严格检测,并且一旦投放市场,还会定期重新评估。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全球科学家都在不断完善监测、分析和评估,以了解疫苗可能导致的任何不良事件。
广东省也已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和处置机制,不仅定期向社会公开疫苗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对于不良反应处置也有要求。
那么
普通市民在前往接种疫苗时
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疫苗接种Tips
首先,受种者或受种者监护人应选择卫生健康行*部门认可的预防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
要查看你家就近有哪些正规的接种门诊,有2种方式:
.在百度地图输入“接种门诊”,一目了然~
2.点击“佛山疾控”自定义菜单“疾控服务-预防接种微服务”也可查到~
接种疫苗前
接种疫苗前,门诊工作人员会向受种者或其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有关内容,严格按疫苗的免疫程序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实施预防接种。
接种疫苗后
接种疫苗后,可能有极少数人会出现急性过敏反应等情况,通常是在30分钟之内发生,在门诊留观可以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MARK接种笔记
到正规的接种门诊接种疫苗,接种后务必要在门诊留观30分钟。如果离开门诊后出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及时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
疫情防治知识,你我都要掌握快来参与新冠肺炎防治知识问答考考自己能拿多少
来源:安安科普
编辑:唐泳茵
审校:利莉、陈洁仪
佛山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