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白癜风医院咨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mbbdf/本报记者刘颂辉上海报道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已正式提出“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年前实现碳达峰,年前实现碳中和。
作为城市碳排放量大户的房地产行业,如何转变传统的“高能耗、高排放”发展模式,走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房企面对的一道必考题。
当前,房企在绿色建筑方面有哪些探索?地产行业推进减碳降碳行动存在哪些障碍?对此,《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院长、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原副会长李迅,易居克而瑞产品力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朱一鸣以及旭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辉控股”,.HK)、新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城控股”,.SH)和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城中国”,.HK)等多家品牌房企负责人。
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实践
《中国经营报》:请介绍一下公司在绿色减碳行动方面取得了哪些最新的成果?
旭辉控股:年,公司首次提出“工地透明化”理念,如今已在全国40余座城市落地近90座透明工厂。年,因使用透明建造体系四大工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万吨。
目前,公司所有在建项目的绿色建筑认证面积达.58万平方米,占竣工总建筑面积的近80%,新建项目装配式建筑应用比例高达86.4%。
绿城中国:公司将“绿色”和“健康”植入产品理念,增加绿色建筑项目数量,提升装配式建筑比例,加强海绵城市雨水回收、低能耗建筑等科技的运用。截至年末,公司有绿色建筑项目多个。
新城控股:公司通过投资组建吾盛能源投资与管理平台,聚焦新能源领域开发、投资、建设及运维,在绍兴嵊州、嘉兴海盐、湖州南浔和宁波慈溪4个吾悦广场的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建成并完成并网发电,年发电总量万度,每年减少碳排放量.86吨。
目前,吾悦广场在建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87个,总容量达50.73MW,建成后预计每年总发电量万度,每年减少碳排放量约5.06万吨。
在打造绿色建筑方面,公司制定了《绿色建筑政策》,从建筑全生命周期考虑降低建筑碳排放,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年,公司共有61个新建住宅项目,其中绿色星级项目54个(一星级24个、二星级30个),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7个,合计绿色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绿色建筑覆盖率达%。
《中国经营报》:目前,公司在绿色低碳建筑方面有何发展目标?具体将会如何开展相关工作?
旭辉控股:在“双碳”与节能减排的政策背景下,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致力于成为ESG模范企业。一是公司旗下所有住宅产品%达到绿色建筑一星设计认证标准,所有新获取的商业综合体项目必须满足绿色建筑二星认证标准;二是将碳减排相关的规范,纳入对旗下产品绿建标准的考核中;三是积极参与“房地产绿色供应链行动”,在选购建筑材料过程中,就会考虑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因素。
绿城中国:公司将会加强绿色建筑管理能力,持续投入绿色建筑技术及绿色建筑筑造,加大绿色建筑产品比例。同时,提升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探索新兴绿色建筑技术,加强绿色建筑技术的研究。
新城控股:长期以来,公司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将其纳入公司战略,母公司新城发展控股有限公司(.HK)已于年11月设立ESG管理委员会,形成涵盖董事会、ESG委员会、ESG工作小组及各职能部门的ESG管理架构,加强对可持续发展工作的系统性、规范化管理。
《中国经营报》:如何理解绿色低碳赛道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旭辉控股: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我国通过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探索低碳发展新模式,推动城乡建设和建筑领域低碳发展。身处房地产开发行业,公司将可持续的理念贯穿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最小化对环境的影响,打造绿色健康人居。
绿城中国:我们认为,绿色低碳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部分,未来企业将面临低排放技术要求、产品监管要求及标准变化(如要求绿建比例,提高绿建标准等)、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青睐等,因此提前布局和积极探索绿色建筑的竞争力将在未来更加明显。
绿色健康住宅需求攀升
《中国经营报》:房地产行业迫切需要绿色低碳转型,提高绿色建筑比例的原因有哪些?
李迅:一方面,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购房者对住宅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基于国家层面提出的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同时绿色低碳生态理念也符合国际潮流。
朱一鸣:房地产作为高排放、高耗能产业,涉及产业链庞大,传统发展模式亟须转变,这也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与此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居住环境与身心健康关系也备受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