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李继承,网名贝啃鲍耳、罗大耳朵,简称耳朵,河南通许人,国企职工。喜爱无情对多年,无情对句注重工稳和典故,尤喜无情对“倒吊”创作和“求撞”游戏。曾任中华国粹网无情版版主,其参与编写的《无情对韵》已由团结出版社出版。
无情对——“倒吊”的乐趣
无情对,是一种通过密集运用借对等手法,极力追求字、律等的对称,同时极力追求词、句等的不对称的幽默类对联形式。
平常对对子,大多数是先有出句,后有对句,无情对也多如此。然在玩无情对的过程中,逐步产生了一种新的对句形式,这就是先有下比而谋上比的操作,我们称之为“倒吊”。
“倒吊”,似起源于中华国粹网无情版的“古诗词配无情”和“求撞”活动。最初是当时的无情版首席版主赤兔马先生发起的,后来丑时先生又逐步将“求撞”活动推广,使之成为了无情对爱好者喜闻乐见的对句形式,“倒吊”也随之成了常用的无情对操作手法。但实际上仔细分析来看,“树已千寻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公门桃李争荣日,法国荷兰比利时”这两句经典无情对,虽然有很多典故流传,也仍然不能排除原作者“倒吊”出来无情对的可能性。
笔者喜爱无情对已经很多年了,虽然对句水平不高,但对“倒吊”“求撞”的形式却情有独钟。
1、“倒吊”能够在闲暇之时,从为经典诗词名句、传统俗语配无情对的过程中寻找乐趣。
为耳熟能详的诗词名句、传统俗语谋配无情对句,既是学习和使用诗家语的过程,也是练习和掌握无情对借对的过程。这样更容易产生一副看似浑然天成、没有突兀感的无情对,甚至对出“雅无情”“雅无情神不散”的精彩句子。
如:
元旦前周圣旦节
秦时明月汉时关
雾里云先生的这一句为唐代王昌龄《出塞》中的名句“倒吊”,利用了元旦、圣诞两个相连的节日作根,句中利用“旦”与“诞”的借音,巧妙地解决了下比两个“时”重字的问题,上下看来无情效果极佳。
再如:
汉口要津安重炮
男儿有泪不轻弹
这也是雾里云先生的“倒吊”佳作之一。下比为一句常见的俗语,“倒吊”句以长江防线为题材,上下比在无情度极高的情况下,还略有些神不散的味道。
又如:
白月大公均照户
穷人孩子早当家
这是丑时先生的求撞“倒吊”佳作之一。下比也是一句非常常见的俗语,“倒吊”句以诗家语描写月亮,上下比不对称感极强。
还如:
中日文联安置处
青春作伴好还乡
来自五店市先生用一个似有似无的机构名称来“倒吊”杜甫的名句,犹如浑然天成,几乎没有斧凿的痕迹。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每当这样的句子“倒吊”完成,作者自然而然会从内心产生愉悦感。
2、“倒吊”可以为无情联友之间相互“求撞”积累素材。
无情对的“倒吊”类似于灯谜“与虎谋皮”的创作技法,而“求撞”游戏,则类似于灯谜活动的“遥对格”。熟练掌握“倒吊”技法,可以有意无意的时常创作出无情佳句,然后以“求撞”的形式分享给联友,即可用于对句交流,也可用于联友之间调侃,往往可以使无情对的乐趣最大化。在中华国粹网无情擂台版面,就有专门的撞句区,雾里云先生、丑时先生、楚风汉韵、来自五店市先生等都是“倒吊”无情对的高手,经常拿出撞句来“求撞”。
如:
风行大野花先落
土建专家茅以升
楚风汉韵先生的这一句“倒吊”,如果加上一个“中国科学院院士”谜目,不就俨然是一个遥对格的谜语吗?
再如:
老树一生皆守土
莫桑比克共和国
丑时先生的这一“倒吊”求撞,也可以加一个“非洲一国家名称”的谜目。
又如:
长安日落人迷路
大闹天宫孙悟空
来自五店市先生的这个“倒吊”,雅俗相宜,求撞时必然令人绞尽脑汁,后又恍然大悟,妙趣横生。
还如:
群主大仁将利让
众人